|
电商法今起实施:刷好评、杀熟等将判定违法,真实、准确、及时为主线 二维码
356
发表时间:2019-01-01 12:37 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2019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商法)正式实施,这是中国首部电子商务领域的综合性法律,针对舆论关注的个人代购、刷单、大数据杀熟、捆绑搭售等都做了相关规定。 个人代购、微商行业将迎规范 电商法的实施,一个比较大的影响就是个人代购、微商行业将迎来规范。 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电子商务经营者,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汉华认为,除了电商平台上的商家,那些通过微信、网络直播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都涵盖在内,还有一般所称的海外代购都是电商法的适用对象。 但是,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要进行登记的除外。 不得编造用户评价 “亲,给个五星好评吧,返2元红包哦!”网购中,部分卖家一方面利用“小恩小惠”诱导消费者给好评,一方面购买“水军”刷好评。 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商品搭售消费者要知情 买机票时捆绑了网约车优惠券,买车票时住宿优惠券默认购买。近年来,人们对一些OTA平台的这种做法不厌其烦,以后这种行为要禁止了。 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不允许搭售,只是不能默认勾选。 不及时退还押金最高罚50万 你的ofo小黄车押金退了吗?押金难退,困扰着很多消费者。 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按照约定向消费者收取押金的,应当明示押金退还的方式、程序,不得对押金退还设置不合理条件。消费者申请退还押金,符合押金退还条件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及时退还。 未向消费者明示押金退还的方式、程序,对押金退还设置不合理条件,或者不及时退还押金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禁止“大数据杀熟” 近年,“大数据杀熟”悄然兴起,买同样的视频网站VIP会员,苹果手机用户比安卓手机贵;同样的打车起点和终点,不同用户价格也不一样。但以后不允许“大数据杀熟”了。 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社科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认为,电商平台可以根据消费者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画像进行“个性化推荐”,但前提是不能进行误导性陈述或宣传,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加强消费者人身安全保护 电商法进一步加强了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尤其是人身安全方面。其中规定,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平台做不到的话,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记者 吴涛) 从今天起,微商、代购等被赋予了新身份——“电子商务经营者”,他们很多都是通过熟人关系网络进行商品销售,消费者的信赖度高且粘性强。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我国微商从业人数从752万人增至2018万人,2019年微商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万亿元。这其中便包含近年野蛮生长,并与传统电商形成抗衡之势的 “社交电商”。 《电商法》的三个关键词 不可否认,当下电商存在假货、刷好评、个人信息遭泄露、售后推卸责任等各种乱象。《电商法》的落实,无论对传统电商平台还是新型社交电商平台,都产生了强有力的约束力。 1、纳税 长期以来,电商领域的偷税漏税现象严重。《电商法》第十一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缴纳主体包括电商平台内经营者。这意味着通过电商渠道进行交易的各种方式都需要纳税。 2、营业执照 《电商法》第十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尤其是海外代购商家,必须持有采购国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第二十九条规定,发现无证经营或禁限商品应当采取处置措施,同时向主管机关报告。 3、平台责任 在实际电商经营活动中,就交易涉及方的商业地位而言,平台经营者>电商经营者>消费者。《电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知道或应当知道商家侵权行为而不采取必要措施的承担连带责任。且第八十三条规定,电商平台经营者违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或对平台内经营者未尽到资格审核义务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期限改正,情节严重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虽然《电商法》的实际落地的执行力度和难度还未可知,但目前可以明确的是,今后电商经营者将会受到严格监管,行业洗牌在即。 《电商法》的出台,是为了规范当下快速发展且愈加成熟的互联网电商行业,创造更为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当然在资本寒冬下,《电商法》的实施会加速市场变化,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机会。 随着中国互联网电商行业的不断规范化,零售行业逐渐迎来新一轮的转型升级时代,社交电商成为新一年的新机遇。 本文部分摘自: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623995775736115024%22%7D&n_type=0&p_from=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1424372132675033&wfr=spider&for=pc
文章分类:
电商推广
|